台北的著名文化古蹟景點「龍山寺」,除了台灣各地的人會來此處拜拜
近年也成為國外觀光客來台北玩時會來體驗當地文化的一處景點
龍山寺周圍的圍牆,可以看到歷史與文化累積下來的雕刻設計
於清乾隆三年(西元1738年)合資興建龍山寺,並迎請福建省晉江縣安海龍山寺觀世音菩薩分靈來臺
艋舺龍山寺在創寺之初,由艋舺三邑移民共同建廟經營,主事者多為當地商界聞人,因此具有濃厚地方宮廟色彩。
龍山寺不僅是當時居民信仰中心,更是當時議事、訴訟等事情的處理地點
從清朝乾隆三年1738年,到現在2020年
也有快300年的歷史淵源了呢,龍山寺是屬於國定古蹟
艋舺龍山寺記事
龍山寺內除了供奉佛教的觀音,也奉祀民間信仰的媽祖、關聖帝君、文昌帝君、月老等神明,因此與正統佛教不甚相同。
龍山寺的開放時間是由早上6點到晚上10點唷
一走進龍山寺裡面,一定會注意到左右兩側的山水林造景,還滿美的
龍山寺的前殿,可以看出來廟中間一扇門,左右各一扇門,這部分不常去廟裡拜拜的人可能會疑惑到底要從右邊還是左邊進出
通常面對廟宇的右手邊為「龍門」,左手邊則是「虎門」,中間就是「中門」
進出廟宇時需「龍門進、虎門出」、「入龍喉,出虎口」,也就是面對廟宇右進左出的概念
有好運來壞運走,趨吉避凶、平安如意的意思
中門是供神明進出的門,所以一般民眾是不走中門的,廟宇也通常會在中門放上柵欄,免得不知道的人誤走
台灣廟宇建築中,可以看見早期傳統文化的部分
譬如它的屋頂、屋簷、柱子、窗戶等等,都可以看見龍、鳳、等等雕刻作品
龍山寺在台灣的國定古蹟定位上具有高度的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呢
其實吉馬兒以前只覺得是一間很多人會去的廟
在查閱龍山寺相關資料後,才覺得能夠有長達數百年的古蹟保存下來,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呢。
看向正殿可以看見雕梁畫棟的建築藝術
從正殿看向前殿很多香客來訪拜拜
龍山寺在廟宇建築的格局裡面是屬於狹長形三殿,也就是包括前殿、正殿及後殿
在廟宇的建築上都有著很別緻的雕刻,
艋舺龍山寺歷經不同時期的創建與修建,跨時代的發展下,展現高度的傳統建築藝術成就
從右邊金門後,可以先看到服務台,可以購買些供品等
以前的龍山寺是可以燒香插香拜拜的,在環保意識以及古蹟維護等多種原因
慢慢縮減香爐變成燒三支香,再到最近,變成不能燒香,雙手合十參拜
可以看見有不少民眾雙手合十向神明參拜祈求
台灣廟宇文化的特色之一,擲筊跟抽籤
除了參拜之外,吉馬兒也看到不少人坐在一旁空處讀經
柱子上的石頭雕刻也是歷史傳統文化的一種展現
常常在廟宇中都可以看見龍的石壁雕作
龍山寺的主神是觀音,也與臺灣的觀音信仰歷史發展相關
走到後殿,龍山寺也有供奉不同尊的神明
像是藥師華陀、文昌帝君
這讓吉馬兒想到,在國中考高中跟高中考大學的時候,吉馬兒都有攜帶准考證來龍山寺拜文昌帝君呢
天上聖母,也就是俗稱的媽祖
關聖帝君
龍山的月老
參拜完畢後,從主殿到後殿的路上,有一處是解籤處
如果有抽籤看不懂呢,可以到解籤處詢問喔
要離開龍山寺的門旁,有觀光服務區,販賣一些平安符、飾品等東西
跟去日本的神社會販賣御守的概念滿類似的
主要還是祈求平安、順利
走出龍山寺後,剛好看見正對面的廣場有噴水秀呢
而正前方那棟大樓則是萬華行政中心唷
總而言之
台北萬華的龍山寺是一處極具歷史意義的著名景點,若有時間不妨可以到龍山寺拜拜
附近也有剝皮寮跟萬華夜市可以逛唷
地點: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211號
時間:06:00–22:00
相關景點
【台灣萬華景點】艋舺剝皮寮歷史街區 / 三水街IKEA風傳統市場 / 歷史建築文藝展覽
【台灣新北景點】中和烘爐地南山福德宮 / 文化古蹟靈驗廟宇土地公財神求財 / 絕美風景夜景大台北景色
【台灣新北景點】三峽老街三峽祖師廟 / 金牛角麵包 / 台灣文化歷史脈絡 / 在地生活面貌
咖啡豆人面試大進擊貼圖下載連結: http://line.me/S/sticker/
飯團評分王貼圖下載連結: http://line.me/S/sticker/
棒棒看世界貼圖下載連結:https://line.me/S/sticker/